機械化不只是機器的事,連植物和動物也同樣遭到機械化。差不多就是在以人為本的宗教,將智人提升到神的地位的時候,各種農場上的動物已不再被視為活生生、能夠感受到痛苦的生物,而是被視為機器一般對待。時至今日,這些動物常常是在像工廠一樣的地方,被大規模製造,牠們的身體是依照產業的需求來形塑。這些動物的一生就像是巨大生產線上的齒輪,決定牠們生命長短及生活品質的,就只是各種商業組織的成本和利潤。雖然產業界讓牠們存活、吃得飽、維持基本健康,但卻對牠們的社會和心理需求毫不關心(除非直接影響到了生產)。
舉例來說,蛋雞其實也有各種行為和心理需求,牠們天生會有強烈的衝動,想要偵察四周的環境,到處瞧瞧啄啄,確認彼此的社會階層,還會築巢、理理毛。然而,雞蛋業者往往是將這些蛋雞關在極小的雞舍裡,一個籠子就塞了四隻蛋雞,每隻的活動空間大概就是22公分乘25公分左右。雖然這些雞有足夠的食物,卻沒辦法宣告自己的領域、无法築巢或完成牠們天生想做的活動。事實上,這些籠子實在太矮小,裡面的雞甚至無法拍翅膀,也無法完全站立抬頭。
豬的智商和好奇心在哺乳動物裡數一數二,可能只低於大猿。然而在工業化的養豬場,母豬被關在小隔間裡,甚至連轉身都做不到,更別提要散步或四處覓食了。這些母豬就這樣沒日沒夜的關上四星期,生下小豬,但小豬立刻被帶走、養肥待宰,而母豬又得帶去懷孕,準備再生下一批小豬。
許多乳牛短暫的一生裡,也是活在一個小隔間裡;不管或站、或坐、或臥,都與自己的尿液和糞便為伍。牠們面前有一套機器會供給食物、激素和藥物,後方另一套機器則是每隔幾小時,會來為牠們擠乳。至於位於這兩套機器中間的牛呢?在業者眼中,大概就只是一張會吃原料的嘴,再加上會生產商品的乳房而已。這些活生生的生物其實內心情感世界都十分複雜,如果把牠們當機器一樣對待,不僅會造成身體不適,也會讓牠們有很大的社會壓力和心理挫折。
演化心理學認為,家禽家畜的情感和社交需求,源自於野外,是因應當時需要生存和繁衍而形成的。例如,野生的母牛必須知道怎樣和其他母牛和公牛建立緊密的關係,否則就不可能生存和繁衍後代。而為了學習必要的技能,演化就會在小牛(以及所有社交性哺乳動物的幼獸)的心理,植入強烈想要玩耍的欲望,這正是哺乳動物學習社交行為的管道。此外,小牛還有另一股更強大的欲望,就是不能和母親分開,畢竟當初在野外,母牛的奶水和照顧是生存的關鍵。
這項理論的真實性,至少在1950年代就已證實,當時美國心理學家哈洛(Harry Harlow)就曾用猴子做過實驗。他在幼猴出生後幾小時,就把牠們和母猴分開,各自關在獨立的籠子裡,由兩隻假母猴來負責哺育。每個籠子有兩隻假母猴,一隻使用鐵絲材質,上面有可供幼猴吸吮的奶瓶;另一隻使用木材,再鋪上布,模仿真實母猴的樣貌,但除此之外無法提供幼猴任何實質幫助。這樣一來,理論上幼猴似乎應該會依附著提供食物營養的金屬猴,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的布猴。
但沒想到,幼猴顯然比較愛的是布猴,多半時間都緊抱不放。如果兩隻假猴子放得夠近,幼猴甚至是緊抱著布猴,只是把頭伸去金屬猴那邊吸奶。哈洛猜想,可能是因為鐵絲太冷,幼猴不喜歡,所以他還為金屬猴加裝了一個電燈泡,讓金屬猴有了體溫。然而,除了真的非常小的幼猴之外,大多數猴子選擇的仍然是布猴。
追蹤研究發現,這些猴子孤兒雖然得到了所有必需的營養,長大之後卻有嚴重的情緒失調。牠們無法融入猴群的社會,與其他猴子溝通有問題,而且一直高度焦慮、好鬥成性。結論顯而易見:除了物質需求之外,猴子必然還有種種心理需求和欲望,如果未能滿足這些需求,就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。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間,許多心理學研究都證實這項結論不僅適用於猴子,對其他哺乳動物和鳥類也同樣適用。但在目前,數百萬的家禽家畜與哈洛的猴子處於同樣的水深火熱之中,飼養者常常將幼畜幼禽與母親分開,單獨飼養。